供应年货特产-天目湖(南山竹鸡)
时间:2010-05-28 来源: 作者:
竹鸡(汪颖《食物本草》),也称山菌子(《本草拾遗》),鸡头鹘(《东坡诗集》),泥滑滑(《本草纲目》),竹鹧鸪(《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分布长江以南诸省的山地,栖于山丘薮地或丛林间;善潜伏,飞捷而低;昼出夜伏,一清早就开始活动,晚上宿营在竹子上,因而得名;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叶及蝗虫、蚱蜢、白蚁等昆虫为食。竹鸡集肉用、观赏、药用价值于一身。竹鸡体长约30厘米,体重250—500克。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喙黑色或近褐色,额与眉纹为灰色,头顶与后颈呈嫩橄榄褐色,并有较小的白斑,胸部灰色,呈半环状,下体前部为栗棕色,渐后转为棕黄色,肋具黑褐色斑,跗蹠和趾呈黄褐色。羽色艳丽,雄鸟生性好斗,常被人们驯化为斗鸟,以供观赏。在古代,竹鸡素有:“野味之冠”、“益智之王”之美誉。众多中国医学经典著作记载,竹鸡肉性甘、咸,温。入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益气、滋补壮阳之功效;用于久病虚损、神疲肢倦、少气懒言、语音低怯、眩晕失眠、大便溏薄。我国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弟子孟冼在他所著的《食疗本草》中就指出竹鸡“能补五脏,益心力”。清朝饮食专著《随息居饮食谱》中也说其“能开胃,益心神”。现代研究表明:竹鸡肉蛋白质含量为30.1%,比鹧鸪、鹌鹑均高6.8%,比肉鸡高10.6%。脂肪含量为3.6%,脂肪酸含量为64%,为不饱和脂肪酸;比珍珠鸡低4.1%,比肉鸡低4.2%。并含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特性。竹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口,是一种很好的滋补营养品。竹鸡的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有益儿童智力发育的牛磺酸。是十分名贵的野生珍禽。竹鸡对于临考前精神紧张而致的心神不安、失眠多梦以致健忘等症状的学生,很有疗效的;常服可促使注意力集中、心情平稳。竹鸡肉的食用方法广泛。煎、炒、烹、炸、烤种种方法样样适宜;酸、甜、香、辣、咸种种口味样样鲜美。并且可于多种食品同做。烹调方法之广,足可随意发挥。用盐制成咸竹鸡然后风干保存,需食用时将其与粳米一起煮成竹鸡粥,香糯可口非常好吃,这样可以经常服用而不受商场上买不到的影响。鲜竹鸡可将杞子、大枣、桂圆肉与糯米一起填入竹鸡腹内,再将竹鸡纳入鸡腹内做套禽菜上锅蒸熟即成。也可把竹鸡肉切块或切丝与其他蔬菜配炒成各种菜肴食用。民间还有种食法就是将竹鸡与玉竹一起炖汤服用,对于兼有阴虚盗汗口干的脑力工作者是很适宜的。昔日帝王御宴品!现今你我宴席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