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虾苗标粗的管理
时间:2009-11-27 来源: 作者:
1、投饲 虾苗下池约1小时后就可以投喂饲料。实践证明卤虫幼体、虾片(粉状)、人工配合饲料等是虾苗淡化标粗最为理想的饲料。开始以投虾片为主,投喂量为每10万尾虾苗每次投喂3~5克,每天投喂4次,必要时可增投1~2次。4天后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每次投喂25~35克,也是每天投喂4次,到后期每次投喂增加到70~100克。具体操作:先把称好的虾片、人工配合饲料置于60~80目的尼龙筛绢袋中(两种饲料分开配投也可),接着将袋子放在饲料桶里加水用手捏挤,使饲料全部溶化于水中,然后将其均匀泼洒投喂。饲料应现配现投,不能留置时间过久,以防变质。
2、调节池水比重
自虾苗下池后的次日起,每天上午添加淡水至池水位升高5厘米,使池水相对密度每天降低“1格”,意思就是指降低海水密度计上的一刻度,即1.015→(降至)1.014→1.013…… 6天后,池水位升高至90厘米,然后每天上午先排池水使水位下降10厘米,接着加淡水使水位升高5厘米,下午再加淡水使水位升高5厘米,池水水位仍维持在90厘米,使池水相对密度照样每天能降低“1格”。当池水比重降至1.006~1.005时,也就是指从虾苗下标粗池后的第10天或第11天起,头4~5天内每天上午排池水,使水位降低15厘米,后4~5天内每天上午排池水使水位降低20厘米,而淡水还是采用上、下午各注当天应注入水量的50%,使池水水位始终保持在90厘米,池水比重每天能够降低“0.6~0.7格”,此时池水盐度约为0.5‰,即似是全淡而非全淡。
3、水质监测与虾苗生长情况测定
坚持每次投喂1~2小时后对虾苗的游动、摄食和成活率等方面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必要时还应使用显微镜观察,检查虾苗体表是否有杂物附着或寄生虫等。每天上下午各测水温1次,每隔5天测定虾苗体长、pH值、溶解氧、氨氮各1次。虾苗淡化标粗期间对池水的理化因子要求:水温27~31℃,pH值7.8~8.7,溶解氧6毫克/升以上,氨氮0.1毫克/升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