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控温 四季出鱼 梧州市积极推广陆基生态渔业新模式
今年以来,梧州市持续利用特色水资源,通过陆基生态养殖方式,以项目资金扶持为重要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优势,构建起符合本地特色的现代渔业生态体系,壮大了特色产业,推动渔业提质增效。

在龙圩区大坡镇陆基养鱼基地,技术人员正将监测器放入鱼池,根据实时显示的温度和含氧度数据精准调节水温水质。作为近年兴起的新型水产养殖模式,陆基生态养鱼凭借占地面积小、养殖密度高、周期短、产量大等显著优势,正成为我市渔业发展新亮点。该模式通过精准控制养殖环境,并应用循环水养殖技术,有效降低了天气变化的影响,实现了全年不间断生产。目前,基地内的72个陆基鱼池日常管理和维护仅需6名技术人员即可高效完成。
龙圩区大坡镇陆基养鱼基地技术员 曾杰:“我们的养殖模式对比外塘养殖来说,首先对水温可以控制,然后也可以提升产量。我们公司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如果温度已经达到这条鱼的极限,我们会及时补点清水,把温度降到这条鱼合适的生长环境。”
据了解,该基地一期项目于今年2月投入运营,首批投放的50万尾加州鲈鱼长势喜人,目前平均规格已接近1斤/尾,预计7月底至8月中旬即可上市。基地负责人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龙圩区大坡镇陆基养鱼基地负责人 胡齐福:“今年的价格目前在20至21元左右,销售的方向在柳州、南宁、云南、贵州这一带,我们对今年的行情还是比较看好的,价格也合适。”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利用特色水资源,通过陆基生态养殖方式,以项目资金扶持为重要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优势,构建起符合本地特色的现代渔业生态体系,壮大了特色产业,推动渔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陆基池1332个,养殖水体约23.5万立方米,养殖品种以加州鲈、澳洲银鲈、黄颡鱼、赤眼鳟、青竹鱼等高价值鱼类为主。